搜索

让医养融合更紧密!静安区“五床联动”入选2024年上海十大医改创新举措

发表于 2025-04-05 07:24:44 来源:深度解读网

12月25日,第七届“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”评选揭晓,经过两轮专家严格遴选和网络投票,最终产生了10项获奖、16项提名奖。其中,静安区《“五床联动”医养结合就医服务新模式,打通老人就医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》入选十大获奖项目,既是医改结出的硕果,也是未来推广的模板。自2022年起,静安区着力优化养老机构医疗服务,利用家庭医生贴近老年患者的优势,提出“五床联动”这一创新措施,以解决养老机构就医难题,构建居家、社区、医疗衔接的整合性照护服务体系。区卫生健康委、市北医院、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实施的“五床联动”医养结合就医服务新模式,打通老人就医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该举措基于区域医联体与民政养老体系,积极构建区域医疗中心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养老机构间的紧密合作机制,实现卫生部门“3张床”与民政部门“2张床”的无缝对接,打造“五床联动”医养结合的新型就医服务模式。这一模式打破医养床位转介的壁垒,建立起一套联合服务体系,推动医养资源的共享与互补。厘清五种床位功能提升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在紧密型医联体的架构下,已有一定床位转诊基础,但康复和老年护理病人缺乏明确标准和服务机制。通过“五床联动”模式,厘清医疗机构、养老机构和居家三个场景中的“治疗床位、护理康复床位、家庭病床、居家养老床位和机构养老床位”的各自功能,促进医疗资源分配和合理利用。填补机构间服务短板构建医养一体化模式在传统医养模式中,医疗机构侧重治疗,缺少老年照护、评估和管理等服务,转介机制存在但缺乏连贯性和一体化。养老机构则以养护为主,虽可转介至医院,但日常医疗服务如慢病管理、病情评估和药物获取不足。“五床联动”模式可利用信息化和一体化管理,促进医养深度融合,填补服务短板。提升基层诊疗水平体现医师价值,激发团队活力通过优化床位管理和患者流转流程,重塑基层床位功能定位,将养老和护理型的稳定期患者引导至居家或机构养老床位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病床衔接综合性医院治疗病人,通过联合病房等形式,促进上级医院专家向基层流动,提升基层诊疗水平,体现医师价值,激发团队活力。记者:郁婷苈编辑:徐悦琳资料:区卫生健康委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随机为您推荐
版权声明: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
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让医养融合更紧密!静安区“五床联动”入选2024年上海十大医改创新举措,深度解读网   sitemap

回顶部